农机“云”下跑 收麦加速度
农机“云”下跑 收麦加速度
农机“云”下跑 收麦加速度河南日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记者 李林 陈浩
6月7日(rì),记者在滑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的调度大屏上看到,“农机云平台”正实时跳动着各乡镇智能农机的上线数据、分布地图(dìtú)、作业轨迹及(jí)道路通行信息,精准调度当地4000余台跨区作业机械有序(yǒuxù)流动。
眼下,滑县180余万亩(yúwànmǔ)小麦正迎来(yínglái)大规模收获季。在万古镇杜庄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,4台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,金黄(jīnhuáng)麦粒从出粮口倾泻而下,转眼装满运粮车。
“今年又是大丰收,亩产应该在1260斤以上。”该村种粮大户杜焕永告诉记者(jìzhě):“国产新机型收割机(shōugējī)搭载了北斗导航,效率(xiàolǜ)真高,单台每天能收150亩。”
据了解,杜焕永所在的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,小麦种植(zhòngzhí)基地辐射周边十多个村庄,拥有数十台大型农业机械。依托农业大数据(shùjù)平台,合作社为社员以及(yǐjí)周边农户提供统一(tǒngyī)机械化作业、统一生产资料供应、统一配方施肥、统一灌溉(guàngài)、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销售等服务。
合作社内,河南(hénán)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师生组成的“科技智囊团”正在调试(tiáoshì)设备。教师(jiàoshī)杨自尚说:“收割机的辅助驾驶靠摄像头、激光雷达、北斗导航等传感器‘眼看四方’,计算机平台就像‘大脑’,结合AI深度学习系统,能在复杂田块自主(zìzhǔ)导航决策。”
这套智能系统(xìtǒng)让传统农机(nóngjī)变身“田间机器人”,作业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。
数据显示,今年滑县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4400余台,机收率达(lǜdá)99.98%,截至6月6日,滑县已收获(shōuhuò)小麦87.5万亩,占全县的48.3%,预计(yùjì)6月10日前后收官。
“过去麦收要两周,现在五天就能‘大头落地’。”滑县农业机械(nóngyèjīxiè)技术(jìshù)中心主任牛海涛感慨,从“经验务农”到(dào)“科技兴农”,从“人力收割”到“智慧(zhìhuì)农机”,科技赋能让麦收跑出“加速度”,为粮食丰收筑牢根基。
河南日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记者 李林 陈浩
6月7日(rì),记者在滑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的调度大屏上看到,“农机云平台”正实时跳动着各乡镇智能农机的上线数据、分布地图(dìtú)、作业轨迹及(jí)道路通行信息,精准调度当地4000余台跨区作业机械有序(yǒuxù)流动。
眼下,滑县180余万亩(yúwànmǔ)小麦正迎来(yínglái)大规模收获季。在万古镇杜庄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,4台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,金黄(jīnhuáng)麦粒从出粮口倾泻而下,转眼装满运粮车。
“今年又是大丰收,亩产应该在1260斤以上。”该村种粮大户杜焕永告诉记者(jìzhě):“国产新机型收割机(shōugējī)搭载了北斗导航,效率(xiàolǜ)真高,单台每天能收150亩。”
据了解,杜焕永所在的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,小麦种植(zhòngzhí)基地辐射周边十多个村庄,拥有数十台大型农业机械。依托农业大数据(shùjù)平台,合作社为社员以及(yǐjí)周边农户提供统一(tǒngyī)机械化作业、统一生产资料供应、统一配方施肥、统一灌溉(guàngài)、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销售等服务。
合作社内,河南(hénán)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师生组成的“科技智囊团”正在调试(tiáoshì)设备。教师(jiàoshī)杨自尚说:“收割机的辅助驾驶靠摄像头、激光雷达、北斗导航等传感器‘眼看四方’,计算机平台就像‘大脑’,结合AI深度学习系统,能在复杂田块自主(zìzhǔ)导航决策。”
这套智能系统(xìtǒng)让传统农机(nóngjī)变身“田间机器人”,作业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。
数据显示,今年滑县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4400余台,机收率达(lǜdá)99.98%,截至6月6日,滑县已收获(shōuhuò)小麦87.5万亩,占全县的48.3%,预计(yùjì)6月10日前后收官。
“过去麦收要两周,现在五天就能‘大头落地’。”滑县农业机械(nóngyèjīxiè)技术(jìshù)中心主任牛海涛感慨,从“经验务农”到(dào)“科技兴农”,从“人力收割”到“智慧(zhìhuì)农机”,科技赋能让麦收跑出“加速度”,为粮食丰收筑牢根基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