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地方城市更新又增新案例,郑州文商旅要上线重磅新IP

体育正文 131 0

地方城市更新又增新案例,郑州文商旅要上线重磅新IP

地方城市更新又增新案例,郑州文商旅要上线重磅新IP

位于郑州市管城区的(de)商代都城遗址片区,曾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棚户区之一,如今,一个(yígè)声称将融合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,以上海(shànghǎi)“新天地”、成都“太古里”为标杆的非标(fēibiāo)商业项目,正在之前的棚户区上拔地而起。 这也是郑州城市更新工作的新探索之一(zhīyī)。 5月28日,第一财经记者(jìzhě)实地走访发现,这个(zhègè)名为亳都·新象的(de)项目,宛如中原传统建筑的“活态博物馆”,共包括15座各具特色的主题院落。 亳都·新象由当地国企郑州市城市发展(fāzhǎn)集团投资运营,原名为亳都古巷,隶属于郑州商代(shāngdài)都城遗址核心区项目六大片区之一,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则被列入(lièrù)郑州市城市更新项目之一。 为何要上马这样一个项目?亳(bó)都·新象一位负责人说,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中,郑州消费者(xiāofèizhě)的需求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随着郑州在新能源、医药、高精特新企业的布局,郑州正在实现从“人口红利”到“人才红利”的动能切换,对于这些外来的人才来说(láishuō),他们不仅要满足购物需求,也需要找寻(zhǎoxún)与这座城市价值共鸣(gòngmíng)的入口。 该(gāi)项目负责人在当天举办的亳(bó)都·新象招商品牌发布会上说,亳都·新象东边依靠3600年前的商代都城(dūchéng)城垣,西边毗邻全国第二古老的文庙,未来的运营模式,将(jiāng)参考上海“新天地”、成都“太古里”。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委区政府绩效评估中心亦表示,亳都·新象不再是简单的(de)城市建设项目,不是回到从前,而是面向未来,以全新的面貌成为郑州文化(wénhuà)复兴和城市更新的典范。 这种策略既能在城市历史文化的背景下表达独特性,同时又确保了区域文化的连续性,共同构成一个有机(yǒujī)的商城(shāngchéng)城市更新的系列(xìliè)计划。 不过,由于郑州并无类似的(de)项目先例(xiānlì),后续的具体运营如何,仍(réng)有待观察。但记者采访发现,从之前的棚户区到(dào)如今的通过以“历史文化场景+现代文商体验”为特色,弥补郑州商业在类似板块上的空白,背后彰显出,郑州正在借助(jièzhù)国家的城市更新政策,加快整个城市的换代升级。 郑州市城乡建设局近日(jìnrì)发布的《郑州市2025年度城市更新计划(征求意见稿(gǎo))》显示,2025年,郑州市城市更新领域将完成投资2000亿元。这一(zhèyī)数字相当于郑州市2024年GDP的13%。 而郑州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则(zé)有望为城市更新(chéngshìgēngxīn)提供持久需求。在最新批复的《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中,明确了郑州作为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,2023年常住人口突破1300万(wàn),规划到2035年将(jiāng)达1800万。 当地(dāngdì)官方数据(shùjù)亦显示,截至2024年底,郑州全市有城市更新项目397个,总投资1.1万亿元,已累计完成投资2800亿元,完成进度(jìndù)约25%。 其中(qízhōng),亳都·新象便是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核心区项目六大片区(夕阳楼、书院(shūyuàn)街南、书院街北、两院二期、塔湾老街和亳都·新象六个片区)的首开地块,未来将被打造成“街+巷”空间格局的新型文化(wénhuà)商业街(shāngyèjiē)区。 根据规划,整个商代都城遗址核心区(héxīnqū)共计有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,未来,这里(zhèlǐ)将作为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桥头堡和主阵地,承载着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表达、城市形象(chéngshìxíngxiàng)功能塑造与振兴、现代消费体验(tǐyàn)提振与创新等多重时代使命。 已经先于亳都·新象开业的城南路·阜民里片区项目(xiàngmù),同样属于商代都城遗址“六街六片区”项目之一,如今,这个曾经(céngjīng)郑州市最大规模的棚户区,通过(tōngguò)城市更新改造,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商业街区。 今年5月2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联合发布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(yìjiàn)(yìjiàn)》(下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明确了8项重点任务,涵盖既有建筑改造利用、城镇老旧小区整治、完整社区建设、老旧街区厂区城中村更新、城市功能完善、基础设施改造、生态系统修复以及(yǐjí)历史文化(wénhuà)传承等(děng)方面。 一场涉及21.3万个老旧小区、超3亿居民的(de)民生工程(gōngchéng),正在城市更新的大幕下,徐徐拉开。 除了郑州(zhèngzhōu),记者查询发现,伴随着中央城市更新相关支持文件的(de)出台,各地的城市更新步伐明显加快。 其中,深圳作为全国首个(shǒugè)立法规范城市更新的(de)特区,通过立法确定“城市更新单元”制度,政府划定重点更新片区等措施,成为全国城市更新中“历史保护与民生改善”平衡的典范(diǎnfàn)。 成都则在(zài)城区更新中保留70%传统街巷肌理,将宽窄巷子川西民居修旧如旧,变身“活态文化博物馆”。一些区域因为植入文创市集(shìjí),形成“新旧共生”场景,改造后(hòu)商户存活率达(dá)92%,年轻客群占比迅速提升,让烟火气与文艺范同频共振。 今年(jīnnián)5月20日,国新办就上述《意见》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时,住房和城乡建设(chéngxiāngjiànshè)部副(bùfù)部长秦海翔在会上表示,当前,我国城市发展从(cóng)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(tízhì)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,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(zhòngyào)时期,人民群众的需要从“有没有”转向“好不好”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就是要推进城市结构优化、功能完善、文脉赓续、品质提升,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。 国家发展(fāzhǎn)改革(gǎigé)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也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,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既(jì)有利于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,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宜居性,又有利于释放巨大内需潜力,培育发展新动能(dòngnéng)。 (本文来自第一(dìyī)财经)
地方城市更新又增新案例,郑州文商旅要上线重磅新IP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